头部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24556.html
裸脊线装,复古米的纸张,青磁纸的书封,上面点着烫金的装饰。这就是《笔落草木生》,一本秉承了《诗经》精神的草木传记。还未翻开书,映入眼帘的就是知味、如诗、访野、入世八个烫金字。这是本书的四个篇章,也暗合着每个人认识植物的顺序。从豌豆尖的鲜香、柑橘的甘甜开始感受植物的美妙滋味;然后欣赏衰草披离中的苍耳子和初夏的栀子的诗意;紧接走入郊野,去拜访油点草的小烛台;最后,把它们从郊野中请到公园、庭院甚至窗台,种上紫藤、瑞香。这就是一个普通人一步一步了解植物、亲近自然的道路。中国人自古对自然有深深的眷恋。二月花朝节,仕女扑蝶赏花;三月上巳,水边祓禊;清明与寒食,要插柳与踏青。《诗经》里多有以植物来起兴:“摽有梅,其实七兮”,“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合上书卷,我们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在天气晴和的时候,先民们唱着歌、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在郊外的青山绿水之中,尽情享受自然馈赠的美。孔子曾指出,读《诗经》可以“兴观群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诗经》里有许多自然风物,可以让人锻炼联想能力、提高观察能力,还可以学习草木鸟兽的知识。读这本《笔落草木生》何尝不是如此呢?书中讲到杭州吴山上的珊瑚朴黄透,落满伍公庙黑瓦的屋顶;沈从文先生家里小小钧窑盘里的虎耳草,曾经进入过《边城》里翠翠的梦;苍耳苦苦坚守等待着一只小兽经过,只为了散落四方的梦想。一段段植物背后的故事和它们顽强生长的坚韧精神,难道不也是给我们以启发吗?《笔落草木生》的文字作者沈家智目前居住在杭州,因此笔调中浸染了江南风物的柔情。他能够用心去体贴植物最细致的美,把植物的美和它们所生长的山山水水一起形诸笔下,构成一幅植物的画卷。由于长期从事青少年自然教育工作,他的文字中还充满了和孩子交流时的柔软和弹性,能够将每一种精心选择的植物背后的文化、故事以及科学知识都化开在细致绵密的叙述中去。图画作者殷茜是南京中山植物园的研究者,拥有不凡的学术功底和绘画功底。她本身从事的就是引种保育工作,也因此,她笔下的画不仅完美地再现了植物的真实形象,可以作为识别植物的参考,而且一枝一叶都呈现出最美的一面,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在他们两位的配合下,这本书才能兼具文学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呈现在读者的面前。32种植物,数十幅精美的手绘插图,一位自然教育者多年来的自然情怀,还有言简意赅的植物分类、生长形态、生活环境、观赏时令等知识,这都让这本《笔落草木生》能够成为指引我们走入大自然、认识植物的指导书。算一算,你有多久没有深入自然,来到植物中间,用眼睛去看它们、用鼻子去闻它们、用耳朵去听它们了?是时候了,趁着天气正好、草长莺飞,带上这本《笔落草木生》,和孩子一起,走到林中、涧旁或田野里,去体验那随着时令变化周而复始的开花落叶,去感受那一份湿漉漉的山野气息。《笔落草木生》,是我们一起为读者献上的一本感悟大自然的礼物。

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ercaoa.com/heccf/6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