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意见,是值得保留的意见。当只有单面导向的意见时,也许不是和谐,而只是思想贫乏。

王小波不喜欢张爱玲的小说。他在《关于幽闭型小说》中说“所谓幽闭类型的小说,有这么个特征:那就是把囚笼和噩梦当作一切来写。或者当媳妇,被人烦;或者当婆婆,去烦人;或者自怨自艾;或者顾影自怜。总之,是在不幸之中品来品去。这种想法我很难同意。”“张爱玲对这种生活了解得很透,小说写得很地道。但说句良心话,我不喜欢。”

胡适认为《红楼梦》的艺术价值没有《基督山恩仇记》高。王鼎钧书中载:一回,会议讨论“红楼梦》的艺术价值”,胡适才看到题目,顿时提高嗓门,言道“《红楼梦》哪有艺术价值!”理由是“《红楼梦》没有plot(情节)”,胡适说他住院检查身体的时候,朋友送他一本《基督山恩仇记》,这本小说有plot,好看,那才有艺术价值。

许多人包括我喜欢沈从文的《边城》,却也有读者却并不以为《边城》多好,反认为《萧萧》、《丈夫》好得多。一位网名为“青花瓷盘子”的读者的评论,我觉得写得非常好,“我一直深幸自己没有在一开始就陷入《边城》的境界里,这故事和《萧萧》一比,就弱了。倒不是弱在所谓‘命运’或者‘人性’这种很容易联想到的词汇上,而是气场不如《萧萧》迫人……”

对于张爱玲的小说,喜欢者会非常喜欢,不喜欢者也会很不喜欢。或者还有第三种立场者如我,我觉得张爱玲的小说重读比初读感觉要好。

我喜欢《红楼梦》,不过我知道不喜欢的人也大有人在。近者比如雨晨,他是个14岁的男孩,四大名著中只有《红楼梦》他还未阅过。我买过一本建议他读,有一晚上他翻了一些,后来却再未看过。他更爱看《明朝那些事》《福尔摩斯探案集》《哈利波特》这样的书。我也没有建议他一定要读。说到底,没有哪本书是必须要读的,人可以选择与其天性、兴趣相投的书籍阅读。

我也很喜欢《边城》。大约初中的时候,我在《十月》或《收获》杂志看到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那时虽不知先生之名,却为那虎耳草、为文末那一句“明天,那个人也许会回来、也许不会”怅惘许久。我对这篇小说喜欢了许多年。不过,正因为我特别喜欢这篇小说,看到“青花瓷盘子”的意见时,才更觉得她的意见别出己意,令人耳目一新。

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思想的多元、艺术的多样、表达的多面,可以令文字繁荣思想活跃。而一致的口号、一致的思想、一致的表达,难免会令文字枯索思想枯竭。

王小波在《爱你就像爱生命》中,对李银河说“你知道我在世界上最珍视的东西吗?那就是我自己的性格,也就是我自己思想的自由。”

他希望人人都有自己的智慧。“人没有能够沉醉自己最精深智力思想的对象怎么能成?没有了这个,人就要沉沦得和畜生一样了。我真希望人们在评价善恶的时候把这个也算进去呀。我想这个权利(就是思想的权利)就是天赋人权之一。不久以前有人剥夺了很多人的思想的权利。这是多么大的罪孽呀。你也看见了,多少人沉沦得和畜生一样了。到现在我还觉得,好多人只要略动脑子就自以为很了不起了,还有人只要动一动脑子就大惊小怪地自我惊叹起来。这是多么可悲,多么令人苦恼的事情呵。什么学科能评价这个呢?什么学科能够,我就衷心赞美它。”

陈寅恪曾经说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一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也正如叔本华所言,如果你的阅读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你的头脑只是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岂不可悲?

注,本文曾发表于年12月25日《检察日报》。

(图片选自网络)

本公号皆为,感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得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ercaoa.com/heczz/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