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块钱一斤的“菇中之王”,你吃过吗?

菇中之王---红菇

每年的端午节前后

高温天气加上充沛的雨水

在江宁镇和邦村车脚塘

迎来了大自然最宝贵的馈赠

---野生红菇

它自古以来,既无种,

又无花,年年来时它自发。

它虽然无花无种,

但却有传宗接代的始祖地,

每年均在这块故土上茁壮生长。

这些颜色鲜艳的小家伙错落在小山坡上

大红菇菌肉肥厚,呈扁半球形

有些甚至在泥洞里冒出来

茁壮生长

野生红菇是一种比较稀少的野生真菌

多生长于深山野林中湿润高温的腐质层中

坡度为10°~45°的缓坡地至斜坡地。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山林里都有红菇

据村里有经验的老人介绍

红菇生长首要条件必须有“菌种”

其次,还需要生长着红椎树

二者缺一不可。

红菇的菌丝不能分离

至今仍然无法进行人工栽培,足见珍贵。

红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多糖、有机酸、维生素、脂肪酸

和甾类化合物、色素和抗生素等。

“物以稀为贵”

红菇纯野生采集,产量极低,

其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都特别高。

在清明前后,村民们就会上山修剪杂草枝叶

为红菇的生长创造环境

等到红菇采摘季节,就会集体搬到山上住

一方面便于看守

一方面也可以将新鲜采摘的红菇

及时烤制,利于保存

将新鲜的红菇放在土坯瓦房里,

采用传统的木柴烘烤,

注重火候,烤制出来的红菇品相才会好。

烤干的红菇可卖到块左右一斤

真可谓是“菇中之王”

红菇煮汤风味独特,味道鲜美

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民间传说中,鲜艳的蘑菇一般都有毒性

古人为免中毒,

煮食鲜菇时置以米粒,

倘米粒呈蓝色,则菇有毒,弃之勿食。

现今,

过度开发深林资源、环境变化等问题

野生红菇的产量也少了。

人们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

与大自然没有冲突

大自然以不同的方式赋予食物,

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是我们要一直学习的课题。

来源:博白县融媒体中心(黄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ercaoa.com/heckh/6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