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里的虎耳草
虎耳草的话语:真切的爱情永恒不变 再次拜读从文先生的《边城》,扑面而来的是原味泥土的芬芳,是绿水青山的诗情画意,是湘西人民淳朴的乡风民俗,是浮在如竹雀般清脆歌声里虎耳草一样纯净永恒又略带伤感的爱情故事。全文从情节行文到文笔,是很传统中国的,中国古散文的字句质感,古朴干净,清透玄妙的境界,让人赞叹这才是汉语该有的样子! 读着先生的文字,总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小说开始的两段: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咀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小溪宽约廿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一边看一边把你带入了童年的回忆,在小山林里放牛,捉迷藏,爬树摘野果,挖红薯掰玉米烤着便是野炊;在田野里撒野,在油菜地里挖猪草,在水田里摸泥鳅挖黄鳝,在小溪流里狗趴,摸螃蟹捞鱼。湘西孩子天真无忧的童年,这也许成了一代人的记忆,也是像很多村落逐渐衰落一样找不回的童趣了。正如俗话说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湘西边境的茶峒这个小山城,青山绿水养育出了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渡船老人,在风日里长养着眸子清明如水晶天真活泼的翠翠。白天,翠翠在白塔下和太阳一起午睡;晚上,有萤火虫伴舞,青蛙伴奏,数着天上的星星。。还有在这个美丽山城里生活着和来往的子民,他们之间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帮扶。作者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联系起广东最近一个月发生的三起刑事案件(某男子因跟老板吵架杀害老板一家三口,某男子因跟妻子吵架把其头砍下,某男子纵火KTV烧死18人)以及陕西某青年因在上初中受欺负多年后在母校门口砍杀初中生已造成9人死亡,究竟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是社会风气以及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的,值得我们深思,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我们收获了什么,又丢掉了什么。 文章最核心的也是最精彩的还是作者描绘了一段小山城年轻人之间像浮在如竹雀般清脆歌声里虎耳草一样纯净永恒又略带伤感的爱情故事。虎耳草从情窦初开的翠翠听外公讲述父母的浪漫爱情故事开始,便在翠翠的心里生了根,时常梦见自己在山崖上摘虎耳草。后来听着対溪崖上傩送唱的情歌,梦见自己飞到対溪悬崖半山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虎耳草萦绕在这个浪漫的爱情故事里。 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种下了爱情的种子。同时,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提前托媒人提了亲。天保告诉傩送一年前他就爱上了翠翠,而傩送告诉天保他两年前就爱上了翠翠,天保听了后也吃了一惊。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悲剧的是老大坐水船出了事,淹死了。傩送也因为兄长的死心中五味杂陈,渡船出走。留下了等待的翠翠:给了我们一个绵绵无绝的牵挂期盼,“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文末,白塔重新修好了、翠翠依然弄渡船,等待二老的归来。但二老什么时候回来呢?我觉得他会回来,只因为脑子里突然想起从文先生写给张兆和的情书里那句“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边城》成书于年,正是先生任教中国公学时追求来自九如巷美才女学生张兆和的时候,对爱情的热切期盼,次年从文先生来到兆和家提亲,对他父亲说:如果你们同意,就让我这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后来,兆和最终同意了从文先生喝甜酒,两人相濡以沫55年,兆和评价先生“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美学家朱光潜说边城表现了受到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心坎那一股沉郁隐痛,“边城”的人们试图维护自身文化的同一性以抗拒异质文化的冲击。全文满是对农村社会曾经保有的那种正直、素朴、和平的赞叹热爱,又深蕴着对这种传统精神,在历史推进中日益消亡的深深沉痛。文章应该还有更多的解读和内涵,本文只是写写自己读后的些许感悟。感谢先生描绘了一个美丽淳朴的纸上世界,展现给我们那一份业已消逝的美好。 二O一八年四月于佛禅 萧二十一郎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ercaoa.com/heckh/2524.html
- 上一篇文章: 什么我的蛙蛙在吃草
- 下一篇文章: 地被植物技巧,美到让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