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cheng

爷爷

在梦里你撑船

我抓了把虎耳草

相遇

与《边城》的初次相识是在高中。老师要求我们写读后感,所以当时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读,但是后来这本书渐渐走进我的心里。再次拿起它是最近,即使时隔很久可它依然能使我有所触动。下面由我来做一些我认为比较好的摘录与大家分享。

《边城》里的自然美

原文:

——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迫人眼目。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的差异。小溪宽约干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小溪,白塔,墨竹,渡口,独户的人家......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为我们展示出湘西边陲特有的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在作者笔下,啼声婉转的黄莺、繁密的虫声、美丽的黄昏、如银的月色……这里是悠然自得的世外桃源,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边城》里的风俗美

原文

——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即便是吊脚楼里的女人,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时得先交钱,再关门撒野,人既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她们多靠四川商人维持生活,但恩情所结,则多在水手方面。感情好的,互相咬着嘴唇咬着颈脖发了誓,约好了"分手后各人皆不许胡闹"......”

或许是由于生长环境的影响,我并不喜欢大城市的繁华喧闹,而对静谧安逸的农村生活情有独钟。在那个风云变幻、炮火连天的年代里,不管外面的人们如何水深火热,茶峒里的人们依然悠然自得。热闹充满生气的河巷街道,妇人聚集的吊脚楼,负责摆渡的老船夫,就连世俗最为不齿的风俗女子,也永远那么浑厚。她们可以为了维持生活,关起门来行鱼水之乐,也可以将心紧紧缚定在归期不定的水手身上......

《边城》里的亲情

原文

——祖父就问翠翠:“明天城里划船,倘若一个人去看,人多怕不怕?”翠翠就说:“人多我不怕,但自己只是一个人可不好玩。”于是祖父想了半天,方想起一个住在城中的老熟人,赶夜里到城里去商量,请那老人来看一天渡船,自己却陪翠翠进城玩一天......

——他为翠翠担心。有时便躺到门外岩石上,对着星子想他的心事。他以为死是应当快到了的,正因为翠翠人已长大了,证明自己也真正老了。可是无论如何,得让翠翠有个着落。翠翠既是她那可怜的母亲交把他的,翠翠大了,他也得把翠翠交给一个人,他的事才算完结!

小山城下祖父一个人将翠翠拉扯大。在生活上,对翠翠无比关怀,不让翠翠坐热石头,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唱歌。无论是找人代替渡船自己去陪翠翠玩,还是担心自己走后翠翠的归宿如何......作者将他们祖孙之间的亲爱通过件件平凡的小事展现出来。

《边城》里的爱情

原文

——这时正因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听人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的说:“悖时砍脑壳的!”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

我常认为"三角恋"是虐恋。而《边城》里把这份情爱写得平静而又激荡。一句轻骂,暗生情愫许一生。当翠翠得知来寻她的人是二老派来的,而二老正是她在码头上骂过的那个人时,心里又吃惊又害羞。也就是从这里翠翠对二老产生了好感。但与此同时,大老“走车路”去求取翠翠,在得知弟弟早已打动翠翠的芳心时决定驾油船下驶,离开茶峒。风浪无情,夺走了大老的生命。自此,二老心中充满了对祖父的怨恨,但对翠翠的爱却难以割舍。

读完《边城》心中喜忧参半。喜在于:小说中充满了爱的踪迹,他们带着爱生活,带着爱逝去,带着爱离开,带着爱等待。忧在于:爱的人相继离世,爱的人出走,爱的人等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ercaoa.com/hecgy/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