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养苔藓的男人,梦想复原一个民国长沙
八条妹在晨报周刊编辑部泡了这么久,也算见多识广,第一次出门探店,就遇到一间种满了苔藓的屋子,在长沙恐怕也是独一家吧,狂拍了很多图,可又替准备往下翻的你们担心,万一碰到了密恐症患者该如何是好呢? 种满苔藓的屋子,在融科檀香山最靠近长沙大道的入口旁第一栋别墅,常常去那里找刘瑞“赏花议事”的老友们当然知道,从客厅里的木楼梯下去,或者从院子里砖砌的台阶走下去,看见“苔藓屋”的速度是差不多的。 只要不下雨,“花木大叔”刘瑞喜欢设宴在负一楼的花园里,而不是在铺满彩色地砖的大厅。 热食、冷餐、餐具被从相邻的厨房里端出来,穿过一扇玻璃门就到了花园的长桌上。 今年夏天的一次聚会,这个花园餐桌上的餐垫是用一整片荷叶替代的。我不知道进入冬天,那个餐垫会换成什么模样。 你能想象那个露天的地下餐厅吗? 三面墙全绿,布满了铁线蕨(高1米左右,茎细长似铁丝的草本)、珊瑚蕨(卷柏类多年生草本)、虎耳草(开五瓣的花,其中三瓣短,两瓣长)、鼓槌石斛(兰科的一种,常生于海拔-米)。 第四面,就是种苔藓的房子。 大约10个平方,分别通往室内和室外的两个门之间留了一条过道,剩下的地面则布满(茎高2厘米,叶密集,苍白至灰绿色)。 移栽回来的苔藓,通过加入介质、培养,最后固着于石头,成为自己庭园的一部分,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来串门的老友看看、摸摸它们就好,刘瑞是真的陪伴——2小时给它们喷水(雾化)一次。 晚上呢? “晚上植物也要睡觉的嘛,植物也会生气的。”这句话暴露了花木大叔的性情。 大叔刘瑞卖过鲜切花,现在偶尔兴起,也会突然翻出一堆瓶瓶罐罐,摘了园子里的花来插。 他也曾四方游历,琢磨“背光和阴性庭院该如何造出花园”。现在,他在自己的园子里种花种苔藓种多肉。 多肉大多是一些老根,至少也是养了两三年以上的。只是南方雨水多,对于多肉这种喜欢晒太阳的植物又不太合适,颜色没有见在北方养得五颜六色,到了南方,都接近青一色了。 此时正是种多肉的季节,多肉需要通风、阳光、水分来得快去得快,而春天多雨,夏天湿热,都不适宜多肉生长。 因为种类太丰富,植物们看起来有点拥挤。为了追求中国文化里的那种退让,多数中式庭园是舒朗的,而花木大叔这处刚刚生长了半年的庭园更接近野生的山坡,在那里,“几十种花会同时开放”。 8月,他徒步张家界时写道,“山水自然好看,但最欣喜的还是山水间的花草木,那些蕨苔藤蔓”(连用了四个草头,你应该叫草木大叔才对)。他说植物的生存法则,“种子和芽苞掉到石头上,石头就是一辈子的家,被风吹到夹缝里,夹缝就是一生依靠”,这同样适用于经他手打造的庭园——把张家界的石板搬回来,固定在墙面上让植物生长——在他的庭园里,植物生长是三维的。 这个从10年前就开始“做小花园”的大叔,现在正在做一件“极富挑战的活”。这件事起源于一个自问:北京有四合院,广州有骑楼,上海有弄堂,长沙呢?他查资料,做访问,想知道民国时期一个普通长沙人家的院子会是什么样的。 至少不会是繁花似锦的,应该有更多树植,草木从砂砾和青砖上长出来。是那些造型有力、肌理粗糙、生命力强的植物,是那种“有个院子收拾干净就好了”的感觉。他已经找到了一棵符合他要求的树。 以造园子的形式来寻找自己的根,这是个不断推敲的过程,看得出来,大叔刘瑞一直很享受。另外,那些叫他花木大叔的,你们真的确定他是大叔? **** 来源 晨报周刊 文 jacky 图 江芬 如果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点击上图它从出生到抵达你手,全凭天意 点击上图以中山亭为轴心的长沙近现代公共建筑巡礼 晨报周刊期已上市 戳“阅读原文”进晨报周刊小卖部,买纸本,和可以陪伴的东西 八条妹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ercaoa.com/hecgy/2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5月10日药材产地中药材价格行
- 下一篇文章: 北极也有如此美丽的花神奇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