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回顾002主题教研给我的快乐
年是我从教自然的第一个年头,有幸进入了沪太块自然教研团队,主题教研让我很多特别的感触,下面我和大家说一说吧。 每次信步走在顾村中心校的校园,就仿佛置身于江南园林,每一次都有新的认识,比如有药用价值的车前草呀,虎耳草,还新认识了有特别气味的曼陀罗等等,在活动中,我学习了制作琥珀,制作化石叶脉,制作百草园书签制作,学会了写自然笔记,开始指导学生写自然笔记。 《植物的营养繁殖》是上海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了上好这个内容,我重温了有关内容。这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图片或植物,知道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等器官繁殖后代。教科书上为了让学生知道植物根和茎可以繁殖后代,只有简单的一幅图片,几只甘薯和一枝种在旁边的甘薯茎。我想这很难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要学生自己探究出甘薯的茎和根能进行繁殖更是困难。 为了上好这堂课,我仔细研读了有关内容,去自家的菜园里仔细观察了甘薯的生长情况。在一片菜园的边上,一片嫩绿的甘薯展现在眼前。我赶紧蹲下身子,仔细打量着我从小熟悉的甘薯,叶子是美丽的心脏形,圆弧部分非常柔美,叶尖十分矫健。轻轻地撩起横卧的红茎,发现上面长了一些气根。我想学生见到这个,一定能推断出甘薯茎能繁殖后代。我用力拔起一棵甘薯,一只只卵形甘薯展现在我眼前。这时我仿佛回到了童年,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吃着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糯糯甜甜的甘薯。我情不自禁拿起纸笔,做了一篇自然笔记。 后来我又去菜场买了带芽的甘薯。上课时,我把带茎的甘薯和带芽的甘薯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几分钟后学生看到茎上有气根,推断出茎可以进行繁殖后代,看到甘薯上有小芽,他们就推断出这只甘薯可以用来繁殖后代。这个环节顺利完成。但我知道,用甘薯根和茎繁殖出来的甘薯效果不一样,于是,我设计了《甘薯根与茎繁殖比较》的长周期探究活动计划。准备下学期春天开始活动。关于这点收获,我有幸参加了主题微分享“户外主题自然观察”活动。活动中,我深感自然知识的浅薄,自然教学的路上要不断地进修学习。 我的感触还有很多,以后有机会再与大家交流! 罗泾中心校陈树华 让主题教研形式多样化、内涵丰富化,更接地气,更快乐!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ercaoa.com/hecgy/1587.html
- 上一篇文章: 养花只要养12种花每个月开一种,四季开
- 下一篇文章: 活捉一个御用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