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秋雨微凉,收货码头偶遇一位司机聊起“小程序”的厉害,经历惨败再出发的数字化入区物流平台算可以出锅了,直接可拿走的都不算核心竞争力,这篇关于“数字化入区物流平台”介绍的小文在复盘的同时,如果可以分享给电子制造业同事做参考也算另外一种喜悦。

没有刻意迎合公司战略、没有必要揣摩管理层意图,仅仅去找寻内心认知的重点“以客户为中心的改善服务体验和业务痛点”谢谢团队成员张庆、章斌、系统负责张伟,张海生、顾志家等兄弟姐妹们为项目做出的默默无闻付出,星光不负有心人,未来可期。

一、数字化入区物流平台的由来与入厂物流现状

所谓数字化入区物流平台,简单说是对于入厂物流的全程智能化管理,从供应商发货开始,对物料的在途位置、报关进度、智慧排队、门岗自动放行、收货送检上架等全流程进行的系统化操作和管控,故事从那个夏天开始…

“办公室中没有物流”某个夏天常规巡视仓库时发现一台不正规的车辆停靠在月台附近(车厢低于月台),上前看到车厢内一位满头大汗带着焦虑的司机,“第一次送保税工厂货物,不知道交货手续,车辆又靠不上码头,小孩一个人在家又不舒服一直喊爸爸,所以他就在车辆中等待,交代完仓库经理帮助处理之外陷入沉思,我们利用职责提供服务还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设置障碍获取所谓权威,如何让流程变得清晰简单,如何让自己的业务透明并可以解决用户痛点?要走不一样的路,就必须要打破和改变这种行业普遍存在的物流规则。

1.物料在途状态处于真空状态增加了大量的为获取信息而花费的沟通成本,通过建设数字化入区物流平台实现原料入厂全程状态可视化可最追踪,最大化减少因为在途导致的生产计划波动;

2.传统先到先卸货或者关系式卸货的突破,因为疫情/IC缺料等变动,带来一些爆仓现象,每天入区车辆达台,如何让急料优先进入园区卸货,如何让这些车辆有序排队维持园区秩序是棘手需要解决的问题;

3.保税区入区流程相对复杂,如何让司机更加简单了解入区流程,如何在复杂的业务流程中规避制度设计缺陷存在的不正规是必须正视面对的事宜;

4.如何获取每天园区的计划到车-报关车辆-排队车辆-卸货车辆-押车数量-月台流量的实时数据,通过数据清洗和编辑利用BI平台对原材料入厂物流进行全程监控和预警;

5.在途数据辅助业务系统决策,获取的实时在途数据与APS进行交互对于生产计划做前置性风险管控减少生产计划波动。

二、数字化入区物流平台的实现

1.失败的复盘:大量的节点数据依赖于人工操作生成,导致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很多不真实和滞后数据,特别因为过多的额外操作导致一线人员的消极应付,经验教训,数字化建设的数据来源必须是设备采集交互或者传感器生成,不能人工喂数据。

2.从用户角度思考和提供解决方案,不管利用精益原理DMAIC,还是服务设计的4D过程(Discover发现用户需求-Define定义可交付需求-Design设计细节-Develop持续迭代改良)对于产品开发进行全过程管理,如果脱离了一线的痛点感知、脱离了用户体验,或许优秀的PPT和口才也会获得管理层的项目认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当然这是另外一个学科的问题,不做深入探讨。

3.业务流程的梳理改造后的系统设计,对于入厂物流流程从供应商发货到物料上架入库,包含急料如何追踪管控做了不犯过任何细节的讨论,甚至于后来团队都觉得有点过于纠结了,正是这一个个细节的梳理我们才发现真的需要解决什么,哪里不能不妥协,哪里可以配合系统设计难度做调整;一切数字化的前提必须是流程的标准化(简单点就是业务流程可以说的清楚画的出来)这个简单的道理只有再实战中会有一次有一次的深刻体会。

4.关键节点系统设计

流程关键节点需要重点思考如何实现数据采集和采集手段,对于需要管控的节点最大化通过系统交互/设备采集替代人工方式。

4.1车辆发货与在途追踪,很多物料是供应商自行安排运输,很难让运输车全部安装GPS进行统一管控,基于可快速达成的方案,采用司机绑货的方式实现位置追踪,司机发货时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ercaoa.com/hecgy/1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