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地理在Facebook上关于伊犁鼠兔的报道获得了19万人的点赞!

原图是这样滴!

  今天你又被一只长得像泰迪熊的萌物刷屏吗?没错,就是上图里的这位……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难以置信这个可爱的小动物有一副泰迪熊的脸!定睛一看,这不是去年年底评选出来的秘境神兽——神仙爷爷伊犁鼠兔嘛~

(请观看寻找伊犁鼠兔3分钟短片,内有萌物入镜小心心脏)

  年七月,秘境守护者联合新疆生态学会发起了招募志愿者活动,用网络众筹的方式筹集到了11台红外相机,以支持李维东老师伊犁鼠兔科学监测活动。同年八月,在成都举办了“科学怪蜀黍与最萌小鼠兔”讲座,邀请到了李维东老师为大家分享他与伊犁鼠兔的不解之缘。九月,秘境守护者与科考志愿者在李维东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天山,探访伊犁鼠兔生境、进行红外相机数据收集工作、并拍摄了纪录短片。

濒危物种伊犁鼠兔科考志愿者活动合影

  伊犁鼠兔是由中国人独立命名的哺乳动物,当它被发现的时候,已经面临濒危。科学家李维东在伊犁鼠兔的保护和研究上奉献了自己人生最好的三十年,可是如今,李维东发现伊犁鼠兔种群数量大为减少,去年我们志愿者一同调查的库车监测点中,6部红外相机半年中连一只伊犁鼠兔都没有拍到,显示这一区域的鼠兔可能已经绝迹。

《国家地理》相关报道撰文:CarrieArnold翻译:Sky4

  这绝对是历时最长的捉迷藏游戏。

  在过去二十多年时间里,天山上的伊犁鼠兔一直在躲避科学家的视线。这是一种生活在中国西北山地的小型哺乳动物,它的脸酷似泰迪熊。

  自年,这种毛茸茸的动物留下惊鸿一瞥之后,人们看到伊犁鼠兔的次数屈指可数。事实上,迄今为止我们一共只发现了29只,且对它们的生活习性知之甚少。

  不过,年夏天,研究人员又再次发现了它们的身影。

  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副研究员李维东是伊犁鼠兔的首位发现者,多年来,他一直在组织志愿者上天山搜寻鼠兔的踪迹。一天中午,李维东和队员在精河县吉普克山区的定位观测点布设完红外触发相机,正准备下撤时,来了意外之喜。

  一只好奇的鼠兔正从悬崖的缺口处露出头来,于是李维东顺利拍到了几张照片

  “他们发现这个小东西正藏在岩石后面,于是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发现了鼠兔。这让他们非常激动”,与中国的鼠兔发现者一起工作的自然学家沈成说道。

  年,李维东在新疆伊犁地区做卫生防疫工作。在野外考察过程中,他看到了一只灰灰的小脑袋从岩石的裂隙钻了出来。他慢慢地走近,终于看到了全貌。

  这种动物长约20厘米,有着大大的耳朵,灰色的皮毛上还点缀着几个棕色的小斑点。李维东从来没有见过的鼠兔,周围的哈萨克牧民竟也无一个人见过。他将采到的标本送到了中国科学院,那里的科学家认为,这种鼠兔是一个新种。

李维东

  尽管年12月,第二次来到天山的李维东一无所获,但年的第三次旅行却小有所成。鉴于有了额外的样本,研究员终于能够确认伊犁鼠兔是新物种。

  生活在北美的其他鼠兔一样,伊犁鼠兔生活在米到米的高海拔地区,它们主要采食岩壁间生长的景天、虎耳草等高山植物,也会储存粮草过冬。

  和其他的高山动物一样,鼠兔对于环境变化很敏感。20世纪90年代,它们的种群数量大约在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这些年来,它们的数量有所下降。

  伊犁鼠兔数量的下降很有可能源于畜牧业的压力和空气污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经将其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中国方面也认为鼠兔已经面临灭绝。

  即使是这样,人们也并没有齐心协力救助伊犁鼠兔。李维东告诉我们,他希望改变这一切,利用重新发现伊犁鼠兔的契机,为它们划定一个自然保区。

  怎么可能有人忍心拒绝这样的萌物呢?

---然后我们看到了热心网友的神(fen)回(ge)复(xian)---

-兔兔你藏好千万不要被那些想抓你去当宠物的两脚兽发现!

-好像晨光文具的那只米菲…

-一定要使劲生啊,要不你们快绝种了。加油。打完这段话,我感觉到我像个精神病。

-一脸蠢相,一定要远离人类好好生存下去啊

-这是泰迪和米菲的孩子么

-作为新疆人我都没听说过啊,的确很呆萌

-这么罕见,是不是比熊猫还金贵?

-睡了20年,等待王子吻醒她~

-我看过这个报道这家伙吃人已经有好几个小孩失踪了

-又被人类发现了,回去老大一定会生气!

-鼠鼠兔兔傻傻分不清楚

-那到底是熊啊?是鼠啊?还是兔啊?

成为伊犁鼠兔粉丝,做一名科考志愿者

  今年,我们仍计划一期新疆天山伊犁鼠兔科考志愿者活动,帮助李维东老师进行伊犁鼠兔种群及习性研究调查工作。如果您对年伊犁鼠兔科考志愿者活动感兴趣,欢迎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ercaoa.com/hecfz/7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