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藏医藏药知识吗小编带你认识它们
藏医藏药,是在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孕育出来的,汇集先辈公元4世纪被尊称为苯教鼻祖的“董巴先热”医学总集《十万四医》传承至今。已近两千多年的历史,是藏族人在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中,历代藏医学者努力为人类医学史留下的宝贵财富。 藏医与中、西医的最大区别,是藏医依据的是独特的理论体系———“三因学说”。“三大因素”即“隆”、“赤巴”、“培根”。认为这三种物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也是生命活动的能量。在生理状态下,三种物质保持协调和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在病理状态下,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三者发生偏盛偏衰,失去平衡,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故又称为三邪,治疗疾病的实质就是调整这三种物质,使他们趋于平衡,以达到祛病强身之。保持平衡是藏医藏药的重要法则。 藏医学有着系统完整的医学理论和得天独厚的药物资源,对于心脑血管、肝胆肠胃、中风、偏瘫、风湿、妇科、外伤性骨质损伤等方面的疾病均有疗效。 藏医的治疗方法 藏医诊断主要为问诊、望诊和触诊等。藏医一般将疾病分为寒症和热症。治疗方法有催吐、攻泄、利水、清热等,除了内服药外,还有针灸、拔罐、放血、艾灸、冷热敷、药物浴等多种治疗方法。目前,藏医的药浴疗法是较受欢迎的一种疗法,也是藏医医疗保健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疗法,具有祛痰化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肾壮腰之功效。经过临床证实,藏药浴能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还适用于多种皮肤病(银屑病、鱼鳞病、局限性硬皮病等),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痛风、产后风、下肢静脉曲张、偏瘫等疾病。 藏医药浴所用药材是以圆柏叶、水柏枝、麻黄、黄花杜鹃、大籽蒿等五种药材为主,辅以雪莲、麝香等三十多种名贵药材精细炮制加工而成。 藏医药浴治疗的主要方法有药水浴、药汽浴(又称蒸浴)、缚敷法三种。其中,药水浴为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将人体全身或局部浸泡于藏药液中,药物有效成份通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内,达到净化血液,软化结缔组织,消除骨膜水肿,恢复关节功能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治疗、保健作用。通常七至十天为一疗程,每日浸浴1-2次,上下午各一次,并应严格做到水温适宜(38℃-43℃),浸泡时间合理(22-25分钟),浴后需要卧热炕发汗,一般为3-5分钟,通过药物及热量的双重作用,开启汗孔,活血化瘀,祛风除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藏医药浴治疗的禁忌 1.药浴治疗须在浸浴后发汗,通过热量及药物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目的,而大量排汗会增加体能消耗,所以,在药浴前应根据体质不同,给予营养补充。2.浸浴应严格做到水温适宜(38℃-43℃),浸泡时间合理(7-15分钟),切莫擅作主张,自行延长浸泡时间和提高水温,对治疗带来负面影响。3.在治疗过程中如感到头晕、恶心、胸闷等不适,采取相应措施,停止浸浴,卧床休息。4.药浴治疗期间切忌夫妻同房。5.妇女在月经期及妊娠期禁忌药浴治疗。6.在藏医指导下饮食:多吃高营养、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可选用藏医为您度身定制的藏药膳。避免食用生、冷、冰、凉食物。7.忌接触冰凉水。 藏药不能擅做补药藏药约有余种,常用的基本有种。藏药把植物类药,按不同疗效分作8类:1.热解毒,防治感冒药:有毛翠雀花、乌奴龙胆、铁棒锤等。2.肝利胆药:有獐牙菜、椭叶花锚、虎耳草、唐古特乌头等。3.防治气管炎药:有杜鹃叶、牛尾蒿、高山龙胆、青藏龙胆等。4.防治肺结核,肺脓肿药:有黑虎耳草、红景天、草莓等。5.防治风湿性关节炎药:有灰枸子、圆柏果、野莞豆、独行菜等。6.降血压药:有全缘绿绒蒿、短管免耳草、盘花垂头菊等。7.活血散瘀,治疗跌打损伤药:有独一味、总状绿绒蒿、川西锦鸡儿等。8.调经活血,治疗妇女病的药:有水母雪莲、羽叶点地梅桃耳七等。 名贵药草如冬虫夏草,主要用于补肾润肺、平衡阴阳、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起固本作用。最适宜以食疗方式进补。雪莲花用于头部创伤、妇科病、类风湿关节炎、中风、高山反应、外敷消肿。“藏红花”是最常见的一种药,主要有活血祛瘀、通络,凉血解毒,兼有养血作用。藏药在应用时主要采用复方,单味药很少,复方最多可达多味药,少则3-4味药,一般多为20多味药。每一方剂都有一种主药,起主导作用。有些药物在应用前必须进行加工炮制,以消除和降低药物的毒性,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提醒患者,藏药最好在专业医师诊脉指导下选用,不要自行选作补品服用。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ercaoa.com/hecfz/4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上海市中药饮片
- 下一篇文章: 贵州作家middot微刊姚显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