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中药宝库蕴藏极其丰富。在这里,让我们撷取几朵药苑之花,管中窥豹,领略一下杏林的风采。

常言道,闻其名如见其人。我们开上几组药单,看看是不是可以从名字上揣摩出它们的功能主治。

远志、茯神、益智仁、何首乌;

锁阳、续断、防风、郁金、补骨脂、虫牙药;

定心散、还阳丹、伸筋草、接骨木、通经草、止血丹、惊风草、还魂草;

黄疸草、痢疾草、辟汗草、秃疮花、疔毒豆、脓见愁。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冠以散、丹、药之类字样的不是中成药,而是中草药的原名。

有些药名则直接归经:心胆草、肝风草、脾寒草、肺心草、肾炎草、胃友。您瞧是不是有点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感觉?

有的药名跟产地挂钩。如辽细辛、关木通、川楝子、浙贝母、广木香、京大戟、罗布麻、热河黄精、宁夏枸杞、内蒙黄芪、青藏虎耳草、昆明鸡血藤、黑龙江草蜥、喜马拉雅米口袋等等。

您说,我是东北人,我家还种了一片枸杞,那就不叫枸杞了?枸杞还是枸杞,只是不认为是道地药材。每公斤市场价起码照宁夏枸杞少卖10元钱。又如红景天,它原产于青藏高原,藏名扫罗玛尔布。你在其它地区栽培,其身价必然成倍下跌。我们东北有自己的天然优势,地产的人参、黄芪、五味子、细辛、哈士蟆、鹿茸等等,药效绝对上乘,远非南方省份所能比及的。

有些药物形态竟与动物某些部位相似,我们不得不赞叹造物的神奇。您瞧,人参、牛膝、马兜铃、猪毛菜、狗尾草、猫胡子草、狼尾巴花、羊胡髭草、鸡血藤、鹅肠子菜、鸭跖草、鹤虱、蚕豆。螃蟹脚、麒麟尾、龙眼肉……

有的药名起的更有水准,连性情都涵盖了。比如孩儿参健脾润肺,肉苁蓉补肾润肠;二药功效和缓。补而不竣,气虚体弱者用之尤宜。而急性子、威灵仙、王不留行、大将军、穿山甲等如对症应用则势如破竹,立竿见影!

俗话说众口难调。中草药百味俱全。咱们品味品味:苦杏仁、甜葶苈、酸浆、辛夷、淡菜、盐肤木、鱼腥草、马尿骚、香薷、香附、香茶菜、臭蒿、臭草、臭梧桐。

中医药文化做为中国最大的知识产权,自然奥妙无穷,故事多多。下面剪辑几条,以飨读者。

野马追

话说战国时楚怀王麾下大将项伯,领兵征战于盱眙。由于水土不服,许多将士和战马均患上咳喘病。眼见得兵员日减,马卧黄沙,项伯将军心急如焚。后得食山中一种不知名的药草,人复元气,马抖精神,逐鹿中原,所向披靡。楚王念其药草救命之功,钦定其名“野马追”。

墓头回

很久以前,绍兴一位“赛华佗”的医生出诊途中,发现一群人抬棺送葬,棺下鲜血滴滴。询问得知是一产妇流血过多而死。医生就近拔起几株草药,煎汤灌服后,产妇居然起死回生。于是,就有了墓头回这个药名和传说。

借用人名为药名的事例亦具传奇色彩。

如使君子,《开元本草》记载为潘州医生郭使君用来治疗儿科疾病的常用药,尤擅逐蛊驱虫。杜仲一药,相传古代有位叫杜仲的人,因服食此药而得道,后人遂以杜仲为其药命名。何首乌,古时一何姓老人因采食此药,寿至百廿仍然须发黑亮,故名何首乌。徐长卿,治恶疰心痛,闷绝欲死。久服强悍身轻。《神农本草经》列其为上品,医生的名字变成了他发现的药名,永标杏林。由此可知,此类药物来历不凡。还有一味药物,集风神、神禽、纣王臣子名为一身,功能祛风利湿,凉血散瘀,其效如神。此乃荒野道旁处处可见的老牛锉,入药名唤飞廉。更有一些医家,连帝王将相的名字都敢挪用:禹余粮(传说禹王治水,遗余粮于溪畔,化成此药,福荫后世),刘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乳名),管仲(辅佐齐桓公成霸业的相国,诸葛亮心中的楷模),韩信草(帮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大将)。异彩纷呈的中医药文化呀,我服了,服得五体投地。

读到这儿,您也许会说,都什么年代了,还讲这些老掉牙的故事?那我们换个频道好不好?请欣赏下面的画面:

美人蕉下,含羞草中,夜交藤内,合欢花结出开心果,苦楝(恋)树撒下相思子……

又有的朋友说,得了得了,都什么年纪了,听这些词儿多闹得慌!好,幽幽曲径,别有洞天。您请这边来:

梵天花、伽蓝菜、婆罗门皂荚、密陀僧、菩提树、观音莲、佛手花、伽南香、菠萝蜜叶、罗汉果……

桑寄生

从前,有个财主家的儿子得了风湿病,腰膝酸疼,行走艰难.一连好几年都瘫在床上,医生也没办法治.

财主听说南山有个药农,就让药农送药给他儿子医治.由于南山远在20里地之外,所以财主就指派了一个小长工,隔两天去取一次药.可是,药农一连换了好几种药草,财主儿子的病也不见好.

这年冬天雪多,一下起来就是几天几夜.小长工每次取药都得在一尺多深的雪地上来回走40里路.有一天,天气太?小长工冻得浑身打颤.他看见一根老桑树的枝条很像财主儿子吃的药,便撅了几根,切成节儿,用纸包好回到财主家.

财主也不知道纸包里是什么,他照样让人煎给儿子喝了.小长工一看骗过了财主,以后就照"方"抓"药",每隔两天就撅一把桑树上的枝条回来.

冬天过去了,春暖雪化.财主儿子的病居然好了.

南山药农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很奇怪:"一个冬天没来取药,他吃什么好的呢?"药农很想认认这种药,就来找财主.他走到财主家门口,正巧碰上小长工.小长工怕他见了财主后自己会露馅,准要挨打,急忙把前后经过讲了出来,并说:"大叔,你不要告诉财主行吗?"药农说:"那你得告诉我你给他吃了什么?"

树枝子呗.

什么树枝?

就是村口老槐树上的.

快带我去看看,到了村口,药农上到树上一看,原来树上洞穴中长出一种像槐树一样的东西,他顺便取下一些,决定先试一试.

后来,药农用它治了几个病人,果然都好了.以后人们因为这种树枝长在老桑树上,就取名叫它桑寄生.

牡丹皮传奇

牡丹皮为牡丹的根皮,味苦辛微寒,能清热凉血,活血散淤,配生地可治血热或劳伤吐血,衄血;配桃仁和银花能治血滞经闭与疮毒,是一味常用中药.关于牡丹皮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一千多年前,苏州虎丘山下有一织绸好手名叫刘春.随便哪种花,随便哪种鸟,她只看上两眼就能织出来.她所织出的花,像刚摘下来一样,鲜艳水灵;彩鸟仿佛人一呼唤,便会拍翅飞翔,活灵活现.这一年,府台老爷的女儿要办嫁妆,限刘春月内织出24条丝嵌金被面,花样是牡丹.但刘春从来没见过花中之王,不知如何织法.半个月过去了,刘春愁得脸色腊黄,日渐消瘦.一天半夜,她突然口吐鲜血,扑倒在织布机上.这时,一位美丽的姑娘飘然而至,将一瓶药液倒入刘春的口中,刘春即刻醒来.姑娘轻声说道:"我是牡丹仙子,因抗拒武则天要让百花在严冬开放的旨意,从洛阳逃出."说完,她用手一指,庭院内立即出现一朵朵怒放着的牡丹花.刘春喜出望外,望着这些盛开的牡丹,立既飞梭织起花来.一朵朵娇艳的牡丹花织出来了,招来成群的蝴蝶.府差拿起被面飞快送往州府.但刚进府门,被面上的牡丹花全部枯谢了,黯然无光.府台老爷气的派人去捉刘春,但刘春早已与牡丹仙子离去,只给乡亲们留下了那个药瓶.药瓶内只有半瓶根皮样的药材,后来人们才认出那根皮正是牡丹皮.

“更多中药名称由来传说,敬请留意,下期我们接着说……

至信中医馆有优秀名医团队

欢迎前来就诊!

至信中医馆以中国传统中医药学为基础,秉承“上善若水,大医精诚”的传统医道,坚持“名医,良方,好药”的办医宗旨,致力于弘扬中国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播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以“浓厚的中医特色,名老中医、教授等专家主诊;道地的中药材配方,内调外治促健康"为至信中医馆的服务宗旨。

服务-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ercaoa.com/hecfz/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