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击贵州百灵中药材产业扶贫链带动
俗话说“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近日,记者跟随贵州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培走入“百灵生态园”,可谓对这句话有了最直观的感知。 “百灵生态园”位于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大寨村,占地.2亩。在园区里,有现代温室大棚里立体栽培的近亩的铁皮石斛、虎耳草、银杏叶、灵芝、白芨等,路边的空地上,看似杂草的植物,其实是吉祥草、头花蓼、麦冬等中药材。“在百灵的基地里,没有一根闲草。”穿行在大棚间,80后陈培对种植的药材如数家珍。作为全国最大的苗药研制生产企业,年起,贵州百灵在省内多地建立起核心药材基地和中药材规范化推广种植基地,在布局优质药源地的同时,以产业促进脱贫攻坚。 产业链机制的建立是“造血式”扶贫的关键。贵州百灵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为农民提供优质中药材种源和肥料,传授先进种植技术,确保农民种植药材达到药典标准;签订合作协议或产销合同,以合理价格包收产品,打造了一条规范化、精细化的“产业扶贫链”。 为促进种植户实现良好种植收益,贵州百灵还下功夫在土地上“绣花”。在蓝莓大棚里,陈培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蓝莓挂果需要3年时间,头3年,农户可以通过在蓝莓苗间套种吉祥草、头花蓼等中药材获得收益,待到第4年蓝莓有收益后,可以再套种价值更高的白芨,“以短养长,从一亩地里种出四亩地的收益。”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陈培说,“百灵生态园的作用是开展种植技术的规范培训。”在百灵生态园区,每年可培训人成为技术人员,当地许多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大寨村村民黄桥英就是其中之一。她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笑着说:“在这里上班一天有70元的工资,下班就可以接娃娃,照顾家里,再不想出去打工了。”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百灵还将产业链延伸至家禽养殖业,让农户又多一条增收渠道。在六枝特区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农民种植杏叶、太子参等药材的同时,又养殖以中药材作为饲料的“夜郎树鸡”,因为扶贫效果明显而被央视报道。 紫云有蓝莓、吉祥草种植基地,关岭、普定有桔梗种植基地;绥阳有山银花种植基地,六盘水有银杏种植基地,赫章有虎耳草种植基地……截至目前,贵州百灵已在省内建立20余万亩的多种药材种植推广基地,直接带动农户数十万余人,间接带动农户数30万余人,人均增收元。 来源:《贵州日报》年12月04日06版 作者:靖晓燕 庞 博 编辑:彭鸧锐王启红 贵州政研 我们不传播垃圾信息我们是时政的搬运工 喜欢就左手点赞, 右手留言分享吧!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ercaoa.com/hecfz/1918.html
- 上一篇文章: 技能get超全园林地被植物应用,值得
- 下一篇文章: 精选的9种家庭耐阴植物,形态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