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策略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权威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余党绪老师的《走向理性与清明——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为整本书阅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目标直指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深入文本。开卷有益! 吴欣歆老师的《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以培养真正的阅读者为着眼点,做了一系列理论探索,虽然说是理论,但是却又有大量整本书阅读的案例做支撑。良书益友! 如何培养真正的阅读者?吴欣歆老师提出,要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建构一些重要的阅读经验,比如整本书的阅读策略。目标是让学生自己建构,当然,老师的引导作用不可或缺。老师依据这些阅读策略,设计阅读活动,来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能自己建构属于自己的阅读策略。建构阅读策略的终极目的,是让阅读能真正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感受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认识水平。 吴老师提供了五个阅读策略:内容重构策略、捕捉闪回策略、对照阅读策略、跨界阅读策略、经典重读策略。这五个策略并非是空想来的,他们都有各自所要解决的问题或依据,都有具体的实施路径。 1 内容重构策略是吴老师提到的第一个阅读策略,也是整本书阅读的一个基础的阅读策略。 内容重构策略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经典名著一般篇幅长,信息量大,同一人物和事件常常间隔出现,环境描写通常分散在不同章节,阅读过程中不易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就需要进行内容重构,内容重构策略主要包括全面勾勒人物形象、完整呈现事件过程、集中讨论环境描写三个方面。 在全面勾勒人物形象这一目的方面,“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就某个人物跳读,标记出与之相关的内容,全面筛选、统整与这个人物相关的信息,使之成为一个新的整体。”要梳理出人物形象发展变化的脉络,找到人物形象发展变化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总结人物突出的形象特征。 为人物写小传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梳理书中有关人物的评价(自评、他评),梳理人物的社会关系。这里,吴老师提供了《草房子》里的桑桑和《水浒传》里的林冲两个例子,很有启发。 完整呈现事件过程,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事件的发展过程,整体把握事件始末,呈现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时间、空间变化隐含的特殊意味,进而洞悉作者的创作意图。这里,吴老师提供了《夏洛的网》、《西游记》和《边城》三个例子,通过完整呈现事件过程,确实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集中讨论环境描写的必要性是因为小说中的环境,可以确定情感基调,能够营造情感氛围,可以体现不同地域的自然与人文风貌,能够与情节形成呼应,等等。而学生经常忽略甚至轻视它。吴老师在这里举了《绿山墙的安妮》环境描写的例子,还举了《西游记》环境描写的例子,此外,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老人与海》。环境有自然环境,也有人文环境。 2 捕捉闪回策略的依据,是“创作长篇作品,作者通常会设置一个重复出现的场景、人物、画面,或者动作,语言,甚至道具,帮助读者借助重复形成勾连,强化印象,领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是阅读策略,也需要文本细读的功夫。 运用闪回策略,需要自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ercaoa.com/heccf/7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走进荒野,是一次次滚石上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